北京時間4月12日,據《東方體育日報》報道,上海隊主教練盧偉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球隊在季后賽中的表現(xiàn)。他坦誠地談到了球隊未能進入季后賽八強的話題,這背后隱藏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。
盧偉指出,球隊中血布的缺席對球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。雖然他在得分上并不突出,但每逢關鍵比賽,他都能貢獻出十個以上的助攻。他的存在,對于球隊的戰(zhàn)術體系和節(jié)奏掌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然而,哈維并非純正的后衛(wèi)球員,他在傳球時,角度和時機的掌握并不理想。這導致在G3比賽中,分差逐漸被拉大。從比賽內容來看,后衛(wèi)線的實力差距是雙方之間最大的差距之一。盡管袁堂文具備一定的持球能力,但由于身體素質和個人強攻能力的限制,他并不是上海男籃常規(guī)輪換中的主力后衛(wèi)。而羅漢琛則完全消失在了上海男籃的12人名單中。
在球隊的后衛(wèi)線上,李添榮的身體條件相對出眾,但他的主要位置更偏向于2號位。這導致在梅肯被DNP(未上場)后,上海男籃的1號位并沒有一個合格的人選。與廣東男籃的徐杰和胡明軒相比,上海男籃的后衛(wèi)線實力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G3比賽中,徐杰和胡明軒在上半場就聯(lián)手貢獻了32分9助攻的數(shù)據,他們既能自己得分,又能為隊友創(chuàng)造機會。下半場廣東男籃拉開了20分以上的分差,還是依靠這兩位球員的出色表現(xiàn)來解決問題。
對于血布的受傷和賽季報銷,雖然哈維在個人得分上有所貢獻,但他并沒有達到激活李弘權、李添榮、王哲林等人的戰(zhàn)術價值。正如盧偉所說,血布雖然得分不多,但他在每場關鍵比賽中的助攻都是球隊不可或缺的。
以CBA俱樂部的例子來看,血布和洛夫頓的組合曾經帶領一支隊伍過關斬將,拿到冠軍。而以上海男籃的綜合實力和陣容配置來看,這支季后賽陣容的實力似乎并不如俱樂部杯時的實力。
盡管如此,盧偉作為新任主教練,他能讓李添榮、李弘權等球員的球權和戰(zhàn)術地位得到提升,讓更多年輕球員如劉禮嘉等進入輪換陣容。從某種程度來說,這已經是一個相對“成功”的賽季了。上海男籃本賽季雖然開局不利,前10場僅勝1場,但在盧偉接手后,球隊在CBA杯上取得了冠軍。這樣的成績也證明了盧偉的戰(zhàn)術布置和人員調配有一定的成效。